人體腸道內主要的益生菌



 


1、Lactobacillus(乳酸桿菌)屬:


² 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(嗜酸乳酸桿菌)

alex0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體腸道中總數一百兆的細菌群並非一開始就寄居於身體中,小baby在母親腹中,都是在無菌狀態下發育、成長,新生兒第一次的糞便多是無菌的。新生兒再出生時,接觸母親產道的菌叢,接著接觸母體排泄物及皮膚的菌群,後來細菌再由空氣、食物入侵新生兒的皮膚、氣管、消化道等黏膜,因此,出生後3~4小時,鏈球菌(Streptococcus)、大腸桿菌(Escherichiacoli)、芽胞梭形桿菌(Clostridium)、乳酸桿菌(Lactobacillius)等便出現在腸內。



在經哺乳後,菌數立即上升。一天之後1克的嬰兒糞便竟然出現1000億個以上的大腸桿菌、腸球菌(Entrococcus)、芽胞梭形桿菌等等細菌。新生兒出生後的第3、4天,排泄物中出現了乳酸菌,而大腸菌、芽胞梭形桿菌等腐敗菌則逐漸減少,乳酸菌的勢力逐漸強大,形成了良好、安定的菌叢。以母乳寶寶為例,出生後3~4天,排泄物中開始出現雙叉桿菌(Bifidobacterium),4~7天雙叉桿菌生長呈優勢狀態(配方奶寶寶體中的雙叉桿菌較母乳寶寶少)。



斷奶後,幼兒腸內菌叢與成年人腸內菌叢相同,以格蘭氏陰性菌之類細菌(Bacteroidaceae)佔優勢,約10的11次方CFU/g;而雙叉桿菌次之,約10的10次方CFU/g;腸桿菌(Enterobacteriacease)及鏈球菌再次之,約10的8次方CFU/g;乳酸桿菌及芽胞梭形桿菌更次之,約10的7~8次方CFU/g。

alex0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Streptococcus(鏈球菌屬) 10~100

Lactobacillus(乳酸桿菌屬) 10~100



十二指腸&空腸

alex0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隨著網路的蓬勃發展

我們可以獲得相當多有關乳酸菌的知識

可以發現到小小的乳酸菌

具有相當多的功能

舉凡抗過敏、治療腹瀉、降膽固醇等等

alex0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兼具中西醫師身分的成功大學副教授
許清祥博士表示,黑木耳減肥產品,係利用黑木耳膠質吸水膨脹的物理性質及酸性多醣體的生化特性,以特殊萃取技術與奈米技術理論研發出來的產品,食用者平均一週瘦了一至兩公斤,二週後腰瘦了1-2吋,有效人數約85%。其作用可分為四項原理:



黑木耳萃取濃縮產品的減肥原理 

1.    
黑木耳為膠質菇(jelly fungi)的一種,乾燥後再吸水的膨脹係數很高,再加上經過特殊萃取濃縮的多醣體及利用奈米技術原理之理論基礎,將之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吸水的膨脹係數更高,食用之後讓胃有「飽」的感覺而不易多吃其他食物。 


alex0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