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蕭瑞麟醫師





有些不嚴重的過敏咳嗽或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,在治療後,病情反而愈來愈嚴重,甚至發作了極嚴重的氣喘,或變成全身異位性皮膚炎,甚至造成全身潰爛,這可能與使用大量類固醇之類的用藥有關。



當過敏疾病發作時,若以類固醇來治療,通常病情皆可迅速好轉,但下一次發作用藥(類固醇)卻往往要較上一次重,於是類固醇的劑量要不斷增加才能見效,這樣一來,過敏疾病更無希望由自身免疫系統的增強而好轉(類固醇會壓抑免疫反應)。



其實過敏氣喘不到嚴重時,不需要口服類固醇,因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過敏氣喘的發作是由於接觸過敏原而產生的,但就大自然而言,這可視為讓病人自己產生抗體的機會。以前許多過敏氣喘的病人,小時後患有氣喘,但長大會慢慢變好,可能也是拜這種機轉所賜;假如輕微的病例就濫用類固醇,只會降低人體產生抵抗力的能力,剝奪病人自行痊癒(約佔1/3)的機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ex0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